车间安全例会应每周召开一次,关键内容涵盖隐患整改、安全措施部署及事故分析。部分企业根据生产强度或行业特性可能调整为每日班前会或每月补充会议,但周例会是保障持续安全管理的核心频率。
-
周例会的必要性:每周固定时间(如周一)召开会议,能及时总结上周安全状况,部署本周重点任务。例如检查防护设备状态、通报违规行为、强化高危作业流程,确保问题不积压。运行班组需在轮值后开展安全日活动,每次不少于2小时。
-
会议核心流程:由车间主任主持,需包含隐患整改汇报(如设备缺陷闭环情况)、安全文件学习(如新法规)、事故案例分析(落实“四不放过”原则)。部分企业要求会前下发学习材料,会后签署评价意见。
-
灵活调整机制:遇突发事故或特殊生产阶段(如极端天气),可临时增开会议。例如化工企业可能在设备检修期间改为每日例会,而常规制造业保持每周频率。
-
记录与追踪:会议需专人记录签到表、决议事项及整改时限,并张贴公示。管理层需定期检查记录,确保措施落地。
提示:企业应结合《安全生产法》要求及自身风险等级制定例会制度,避免形式化。高频次、短时长、强执行的会议更能有效预防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