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概念股票主要分布在A股的专用设备、电机、电子元件、信息技术等板块,核心企业集中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三大领域,其中减速器、伺服系统等上游零部件厂商是产业链关键环节。
-
工业机器人板块:以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制造为核心,代表企业包括埃斯顿(全产业链布局)、汇川技术(伺服系统龙头)、新松机器人(中科院背景)。这类企业多属于申万行业分类中的专用设备、电机Ⅱ、轨交设备等板块,受益于制造业升级和国产替代趋势。
-
服务机器人板块:覆盖家用、商用场景,如科沃斯(扫地机器人龙头)、石头科技(高端产品线),所属行业多为家电、消费电子。特种机器人(如电力巡检、医疗)则归类于环境治理、医疗设备等细分领域。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作为新兴方向,涉及减速器(绿的谐波)、伺服电机(鸣志电器)、热管理(三花智控)等核心环节,企业多属于电子元件、汽车零部件、信息技术板块,与特斯拉、华为等大厂合作密切。
-
上游零部件与系统集成:减速器(谐波/RV)、传感器、机器视觉等关键技术厂商集中在机械基础件、半导体板块,例如双环传动(RV减速器)、奥普特(机器视觉)。
提示:机器人概念股覆盖板块较广,投资需结合技术壁垒(如减速器国产化)、政策支持(如“具身智能”写入国家战略)及下游应用(新能源、医疗)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