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后出现数字经济的概念,主要源于学者唐·塔斯考特(Don Tapscott)的著作及后续研究。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
概念起源
数字经济概念最早可追溯至1995年,加拿大学者唐·塔斯考特在《数字经济》一书中首次系统论述了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深远影响,被广泛认为是“数字经济之父”。
-
后续发展与定义演变
-
1996年,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进一步探讨了信息技术对商业行为的重塑。
-
2002年,韩国学者金范秀(Beomsoo Kim)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以信息化形式进行交易”的经济形态。
-
2016年,二十国集团提出权威定义:以数字化知识、信息网络及信息通信技术为驱动,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经济活动。
-
-
核心特征
早期定义侧重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作为先导技术,电子商务作为增长引擎;后期扩展至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融合实体经济,形成智能化、平台化新产业。
-
政策与实践
日本通产省于1997年率先使用“数字经济”术语,美国商务部等机构也逐步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政策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