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旧三新”是指通过改造“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三旧),实现“新城市、新产业、新社区”(三新)的转型升级战略,旨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改善人居环境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核心是通过城市更新,将低效、老旧的区域转化为现代化、高价值的空间,兼顾生态保护与民生福祉。
-
三旧的内涵
- 旧城镇:指城区内建筑结构老化、功能滞后的危旧民居、商铺及厂房,如上世纪80年代前的棚户区或物业价值低于土地的旧商业设施。
- 旧厂房:包括容积率低、污染超标或产业淘汰的工业用地,例如高耗能厂房或违章工业建筑。
- 旧村居:涵盖城中村、“空心村”等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差的区域,多为砖土结构或公共服务缺失的聚居点。
-
三新的目标
- 新城市:通过规划重建,完善交通、绿化等基础设施,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区,如上海徐汇区通过“135计划”实现旧住房修缮与成套改造。
- 新产业:引入智能制造、文创园区等新兴业态,推动传统工业升级,例如广州黄埔旧厂改造后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 新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加装电梯、增设充电桩等提升生活品质,如徐汇区长桥新村改造中广泛采纳民意,实现“零投诉”工程。
-
实施策略
- 政府与市场协同: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确保改造效率与公平性。
- 法治与民主结合:依法推进土地确权,同时通过党建和居民协商化解矛盾,如徐汇区建立纠纷解决网络。
- 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特点制定改造标准,如佛山明确不同建筑类型的最小改造面积。
总结:“三旧三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为未来注入活力。其成功依赖于科学规划、群众参与及产业创新,最终实现城市“破茧成蝶”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