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企三新”党建是指在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即“两企”)以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即“三新”)中开展的党建工作。这一概念是近年来党建领域的重要创新,旨在通过党建引领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一、核心范畴
-
“两企”
指混合所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则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
“三新”
-
新经济组织 :如行业协会、商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
新社会组织 :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
-
新就业群体 :如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等。
-
二、工作目标与作用
-
政治引领
通过理论宣讲、教育培训等方式,使各类组织群体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增强政治意识。
-
组织覆盖
推广单建、联建等方式,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
作用发挥
-
经济领域 :促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
社会治理 :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
-
公共服务 :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服务。
-
三、实施路径
-
组织体系创新
成立两新工委或综合党委,整合资源,理顺管理体制。
-
载体与平台
建立街乡党群服务中心三级组织体系,推动企业社区党组织与三新组织联动。
-
质量提升
通过专项活动、示范点创建等方式,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政策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两企三新”党建工作,将其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以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各地通过具体行动探索实践,如河北、辽宁等地通过命名党建示范点、开展质量提升活动等推动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两企三新”党建不仅强化了党的政治领导,还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治理等多领域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