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食品安全自查报告内容需涵盖制度管理、人员管理、加工流程、环境卫生等核心环节,具体可参考以下要点:
一、组织与制度管理
-
责任制度
明确校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设立安全管理人员,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等,确保职责到人。
-
许可证与档案
检查餐饮服务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核对食品留样记录、索票索证台账等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二、人员健康管理
-
健康检查
所有从业人员需持有有效健康证,定期进行体检并更新证件,确保无传染病。
-
培训与操作规范
从业人员需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掌握加工流程、个人卫生等规范,操作时穿戴整洁工作服并严格执行生熟分开。
三、食品加工与储存
-
加工流程控制
严格把控食品验收、清洗、烧熟煮透等环节,确保生熟食品分开存放,使用专用刀具砧板。
-
食品留样与消毒
食品留样需按规范操作并记录,餐具消毒后存放在保洁柜,定期检查卫生状况。
四、环境卫生与设施
-
场所清洁
加工区域、餐厅等需保持整洁无油污,定期消毒设备设施,防止交叉污染。
-
防虫防鼠措施
防蝇、防鼠设施正常使用,食品储存符合“三防”要求。
五、应急管理
建立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机制,定期演练预案,确保快速响应突发事件。
注意事项 :报告需结合实际检查情况,突出问题与整改措施,数据需真实可靠。若发现许可证过期、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需明确整改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