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自检自查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详细检查清单并确保有效执行:
一、制度与人员管理
-
食品安全制度完善性
检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是否健全,是否覆盖采购、储存、加工、留样等全流程,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
-
人员资质与健康管理
-
所有工作人员是否持有有效健康证,是否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着装规范,操作规范,是否存在不良卫生习惯。
-
二、食品采购与储存
-
采购管理
-
食材供应商资质齐全,索证索票制度执行严格,坚决拒收变质、过期食品。
-
优先选择定点供应商(如凌云、开元超市),对采购食品进行严格验收。
-
-
储存条件
- 食材分类分区存放,冷藏/常温食品分开,库房通风整洁,定期清理过期变质食品。
三、食品加工与操作规范
-
加工流程合规性
-
食品原料分池清洗,生熟食品容器、工用具分开使用,烹饪烧熟煮透。
-
加工后熟制品与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超过2小时需在60℃以上或8℃以下冷藏。
-
-
添加剂使用规范
- 食品添加剂采购、储存、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无超范围、超剂量现象。
四、卫生防护与环境管理
-
加工环境清洁
- 厨房设备定期清洗消毒,操作间保持整洁,无交叉污染风险。
-
环境卫生与消毒
- 食堂内外环境定期清洁,垃圾处理合规,防鼠防虫措施到位。
-
应急管理
- 食品留样规范,有文字记录;建立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机制。
五、其他关键项
-
设施设备安全 :电气、燃气设备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
库存管理 :食品分类存放,库存定期检查,及时清理变质食品。
六、自查报告与整改
-
问题记录与整改 :发现的问题需立即停止使用相关食品,存入专门区域并采取退货、销毁等措施。
-
总结与改进 :定期总结自查情况,针对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全面检查,可有效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提升食堂管理水平。建议学校将自查结果纳入年度食品安全考核体系,形成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