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于地方财政的最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 建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 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
- 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
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
- 加强对科技创新、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保障力度。
-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 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
- 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
- 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
- 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
- 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
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
- 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扩大财政支出来提振内需促进消费,稳定经济。
- 今年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
-
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 强调兜牢基层“三保”(即“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
- 着力保民生,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
加强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同配合:
- 财政政策要与货币、就业、产业等政策协同配合、多维联动,形成合力,政策叠加放大效应。
-
深化政策效果,突出实效导向:
- 建立能够全面反映政策实施效果的绩效评价体系,健全完善政策绩效管理闭环体系,确保政策落实效果。
这些政策的实施,旨在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增强地方财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