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财政政策具体措施将围绕提高赤字率、增加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方面展开,旨在更加积极地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通过扩大内需和保障民生来促进消费增长。
2025年的财政政策计划显著提高财政赤字率至4%左右,这标志着自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的最高水平,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多动力。此举不仅体现了中央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坚定决心,也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稳增长和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政府安排了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发行。其中包括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预计达到4.4万亿元,比上一年度增加了5000亿元。还将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总规模预计在1.3万亿元左右,其中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支持“两重”项目(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是2025年财政政策的一大亮点。政府将继续强化精准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例如,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教育领域的投入也将持续加大,确保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为了提振消费市场,预算报告中还提到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措施,以此引导撬动更多大宗消费。
针对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财政平稳运行及可持续性。包括但不限于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等。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短期债务偿还压力,并为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也是2025年财政工作的重点之一。推进零基预算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地方在高质量发展中培育财源,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实现财政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合理分配。
2025年的财政政策通过多项具体措施,既保持了适度的扩张力度,又强调了政策实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力求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一个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无论是对于宏观经济的整体稳定,还是对于微观层面的企业和个人而言,都将带来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