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主要分为四大类型: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器件和传感器,其中集成电路占比最高(约84%)。还可按信号处理方式(模拟/数字芯片)、制造工艺(如7nm、14nm)和材料成分(元素/化合物半导体)进一步细分。
1. 按产品标准分类
- 集成电路(IC):将晶体管、电阻等元件集成到微小型硅片上,包括模拟电路(如运算放大器)、数字电路(如CPU)、存储器和微处理器。
- 分立器件:独立功能的单一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
- 光电器件:如LED、激光二极管,用于光信号转换。
- 传感器:将环境信号(温度、压力)转化为电信号。
2. 按信号处理方式分类
- 模拟芯片:处理连续信号(如声音),典型产品包括电源管理芯片、数模转换器。
- 数字芯片:处理离散信号(0/1),如存储器(DRAM)、微控制器(MCU)。
3. 按制造工艺分类
以晶体管栅极线宽(如7nm、14nm)衡量,制程越先进性能越强。28nm为分水岭,低于此值为先进制程,目前最先进已达3nm。
4. 按材料成分分类
- 元素半导体:硅(Si)、锗(Ge)为主,硅应用最广。
- 化合物半导体:如砷化镓(GaAs)、氮化镓(GaN),适用于高频、光电子领域。
半导体技术是电子产业的核心,分类方式多样但彼此关联,理解其类型有助于把握行业动态与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