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控股的小公司倒闭后,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优先受偿权、经济补偿金申领、社保转移对接、集团内部转岗机会及法律援助申请五大核心途径保障权益。以下为具体应对方案:
一、劳动仲裁与债权申报
员工应在公司宣布解散后30日内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及经济补偿。若公司进入破产程序,需及时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劳动债权(工资、社保、补偿金等)在法律清偿顺序中优先于普通债权人。
二、经济补偿与工资清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企业倒闭需按员工工作年限支付N倍月薪的经济补偿(N为司龄)。例如:工作满3年可获3个月工资补偿。若企业资产不足,控股母公司可能承担连带责任,员工可向母公司提出权益主张。
三、社保转移与断缴处理
- 医保:离职后3个月内办理灵活就业参保,避免断缴影响报销;
- 养老/失业保险:通过“支付宝-市民中心”或社保局官网线上办理转移;
- 公积金:封存满6个月后可提取或转入新单位账户。
四、集团内部转岗机会
部分控股集团会为关联公司员工提供内部推荐通道,例如:
- 优先面试集团旗下同类岗位;
- 参与跨部门技能培训后转岗;
- 获得母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职业规划指导。
五、法律援助与心理疏导
员工可免费使用以下资源:
- 司法部12348热线(24小时劳动法咨询);
- 工会组织的集体诉讼支持;
- 企业EAP项目提供的失业心理干预服务。
关键提示: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缴纳记录等原始凭证;密切关注企业破产清算公告;30日内完成失业登记可申领失业保险金。建议通过控股公司官网、内部OA系统跟踪资产处置进展,必要时联合同事启动集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