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开除股东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核心包括:依据公司章程或法定情形启动、召开股东会并经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书面通知被开除股东、办理工商变更登记。这一过程必须合法合规,否则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
启动依据:首先查看公司章程,若有开除股东的明确规定(如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抽逃出资或严重损害公司利益),按章程执行;若无,则需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如股东完全未出资或抽逃全部出资且经催告未改正)。
-
股东会决议:召开股东会前需提前通知全体股东,确保程序合法。决议需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并形成书面文件,明确开除理由、生效时间及后续安排。
-
书面通知与权益保障:向被开除股东送达决议,给予其申辩机会。若股东对决议不服,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途径**。
-
工商变更与财务结算:决议生效后,及时办理股东名册修改、章程更新及工商变更登记,同步处理股权转让、减资或由其他股东/第三人补足出资等财务事宜。
提示:开除股东涉及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平衡,建议全程咨询专业律师,确保程序合法性与可执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