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若想退股,需根据公司章程和法律规定选择合法路径,常见方式包括股权转让、公司回购、减资退股等,核心在于保障程序合规并平衡各方权益。
-
股权转让:最灵活的退出方式。对内转让给其他股东无需额外同意,对外转让需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并保障优先购买权。需签订协议、办理工商变更,上市公司还可通过二级市场抛售。
-
公司回购:特定情形下可触发,如公司连续五年盈利却不分红、合并分立等重大决策时,异议股东可要求公司按合理价格回购股权。控股股东压迫小股东时,后者也可申请回购。
-
减资退股:需股东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并通知债权人,程序复杂但适合无外部受让方的情况。注意未履行公告义务可能导致股东连带责任。
-
章程或协议约定:若入股时已预设退出条件(如离职、离婚等),可直接按约定执行,例如以审计净资产价格转让股权,避免争议。
-
司法解散:公司僵局时,持股10%以上的股东可诉请解散,但需证明经营严重困难且无其他解决途径,周期长且清算劣后于债权人。
提示:退股前务必评估公司债务和资产状况,优先协商解决,必要时借助法律和财务专业人士,确保流程合法、税务合规,避免后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