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人被撞后可通过工伤保险、民事侵权赔偿双重途径**,但需注意责任划分与证据保留。关键点包括:用人单位未投保工伤保险需自行承担赔偿,肇事方责任比例直接影响赔偿金额,超龄环卫工仍可认定工伤,未设警示标志可能自担部分责任。
-
工伤保险是首要保障
用人单位必须为环卫工人缴纳工伤保险,工伤认定后医疗费、伤残津贴等由基金支付。若单位未参保,则需全额承担赔偿,如案例中某园林公司因未购商业险需自付75%赔偿。超法定退休年龄的环卫工(如73岁)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法院明确支持其工伤待遇。 -
民事侵权赔偿与责任划分
肇事方需按事故责任比例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疲劳驾驶、未观察路况(如案例中司机打瞌睡)通常负主责,但环卫工未设警示标志或背对车辆可能被认定次责。若肇事方逃逸或无赔偿能力,可向雇主索赔,但承包制下雇主可能免责(如环卫站通过合同转移责任)。 -
双重赔偿的实操要点
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可并行主张,但需注意抵扣规则。例如,交强险优先赔付后,差额部分由肇事方按责任补足。保险公司拒赔时(如电动车被认定为“机动车”),可通过法律诉讼争取权益,法院通常倾向弱势方解释格式条款。
提示:环卫工人应第一时间报警、就医并保存监控、工资单等证据,同时督促单位合规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