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危险源辨识清单主要包括以下五类核心要素,涵盖车辆状态、道路环境、驾驶员行为及管理措施:
一、车辆状态危险源
-
机械故障 :刹车失灵、轮胎爆胎、转向系统失效等,可能导致车辆失控。
-
车辆改装 :非法改装影响安全性能,如改变重心、破坏制动系统。
-
带病出车 :未检修的车辆存在隐患,易引发事故。
二、道路环境危险源
-
路面条件 :湿滑路面、坑洞、急弯、陡坡等,增加制动距离和失控风险。
-
极端天气 :雨雪、冰冻路面导致打滑或能见度降低。
-
道路设施 :缺乏护栏、照明不足或交通标志不清。
三、驾驶员行为危险源
-
违章操作 :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疲劳驾驶、分心驾驶(如吸烟、使用手机)。
-
生理状态 :疲劳、饮酒或药物影响判断力。
-
违规行为 :强行超车、闯红灯、违规变道。
四、管理措施危险源
-
制度缺失 :无出车审批制度、未执行“三检”制度(出车前、中、后检查)。
-
监督不足 :缺乏对驾驶员行为的实时监控和违规处罚。
-
培训不足 :驾驶员缺乏安全驾驶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五、其他危险源
-
第三方因素 :其他车辆违规、行人突然穿越道路等。
-
应急措施不足 :缺乏防滑链、应急照明设备或事故救援预案。
总结 :行车危险源辨识需从车辆、道路、人、管理等多维度入手,通过完善制度、加强培训、强化监控等措施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