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危险源辨识清单

岗位危险源辨识清单是用于识别、评估和控制工作场所潜在危险的重要工具。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整理的清单框架及关键要点:

一、清单结构

  1. 基本信息

    • 涉及场所/活动、危险源名称、风险类别(如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等)、风险等级(重大/一般)、控制措施及计划。
  2. 危险源分类

    • 第一类危险源 :能量或危险物质(如化学品、高压设备等),是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

    • 第二类危险源 :失控因素(如设备故障、人员失误、管理缺陷等),导致能量释放。

二、重点危险源示例

  1. 机械伤害

    • 磨合金时砂轮机打滑、设备带电检修、高处作业未防护等。

    • 控制措施:佩戴防护用品、断电检修、设置安全带。

  2. 火灾爆炸

    • 易燃化学品泄漏、电气线路短路、压缩气体超压等。

    • 控制措施:配备灭火器材、定期检查设备、保持通风。

  3. 坍塌与坠落

    • 巷道支护不足、高处作业未防护、煤壁侧作业等。

    • 控制措施:加强支护、设置警示标识、使用安全带。

  4. 中毒与职业病

    • 化学品吸入、粉尘超标、噪声暴露等。

    • 控制措施:佩戴防尘面具、定期检测环境、提供防护设备。

三、实施要点

  1. 时态与状态覆盖

    • 分析过去遗留隐患、当前操作风险及未来潜在威胁,涵盖正常、异常、紧急状态。2. 多部门协作

    • 需设备维护、安全培训、应急管理等多部门协同制定控制计划。

  2. 动态管理

    • 定期更新清单,根据设备更新、工艺变化调整风险等级。

四、注意事项

  • 优先参考高权威性来源(如淘豆网、行业规范),确保清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细化控制措施,避免“一刀切”。

本文《岗位危险源辨识清单》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993093.html

相关推荐

对辨识出本岗位的危害因素及措施

​​辨识岗位危害因素及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是保障职业健康安全的核心环节,需从物理、化学、生物及人为因素多维度识别风险,并通过工程控制、个体防护和管理优化系统性降低危害。​ ​ ​​全面辨识危害因素​ ​ 岗位危害因素包括物理性(如噪音、高温、辐射)、化学性(有毒气体、粉尘)、生物性(病原体、过敏原)及人为因素(操作失误、心理压力)。例如,制造业需警惕机械伤害与化学品暴露,医疗行业则需防范病原体感染。

2025-05-11 资格考试

岗位职业危害因素有哪些

岗位职业危害因素 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对身体健康和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种有害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1. 物理性危害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涉及工作场所的物理环境,包括: 噪声 :长期接触高强度的噪声可能导致听力损失。 振动 :使用振动工具或在振动环境下工作可能对手臂和手指造成损伤。 辐射 :包括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因素分为20类防范措施

危险因素可以分为20类,并针对每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安全风险的有效管理。以下将逐一介绍这些类别及具体防范措施,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并掌握应对策略。 1. 物体打击 防范措施 :设置安全防护网,规范操作流程,佩戴安全帽。 2. 车辆伤害 防范措施 :加强驾驶员培训,完善交通标识,设置限速标志。 3. 机械伤害 防范措施 :安装防护装置,定期维护机械设备,确保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4. 起重伤害

2025-05-11 资格考试

简述本岗位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以下是岗位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的综合说明,结合不同场景和行业特点进行分类: 一、主要危害因素分类及示例 化学危害因素 物质类型 :溶剂、油漆、酸碱等 健康影响 :接触性皮炎、呼吸道疾病、中毒(如苯、甲醛) 防护措施 :佩戴防护服、口罩,定期检测环境浓度,设置通风设备。 物理危害因素 噪音、振动 :听力损伤、肌肉疲劳 高温/低温 :中暑、冻伤 辐射、电磁场 :心血管疾病、失眠

2025-05-11 资格考试

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及防范措施

化学、物理、生物、心理 以下是常见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及相应的防范措施,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主要职业危害类型 化学危害 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苯、甲苯、甲醛等)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慢性疾病(如白血病、肝损伤)或致癌风险。 - 预防措施: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遵守操作规程,配备通风和排毒设备。 物理危害 包括噪声(导致听力损伤)、振动(引发疲劳或眩晕)

2025-05-11 资格考试

主要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主要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是确保个人、家庭和社区安全的重要环节。关键在于识别潜在风险、采取预防措施以及制定应急计划 。通过了解和管理这些危险因素,我们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在紧急情况下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识别潜在风险 是防范措施的第一步。风险可能来自自然环境、技术系统或人为因素。常见的自然风险包括地震、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建议定期关注天气预报和地质活动监测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可分为健康风险和职业安全两大类,具体如下: 一、健康风险控制措施 吸烟 戒烟、避免二手烟、减少有害气体接触 饮食不健康 增加蔬果摄入、控制盐糖摄入、减少高热量食物 缺乏运动 有氧运动(慢跑、游泳)、力量训练、增加日常活动量 缺乏睡眠 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改善睡眠环境 二、职业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物理因素 控制噪音(隔音屏、耳塞)、温度(通风降温)、辐射(屏蔽措施) 化学因素

2025-05-11 资格考试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以下五类,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及环境等方面: 一、机械危险 来源 :切割机、钻孔机等机械设备的旋转、移动部件 危害 :机械撞击、切割、挤压、穿刺等物理伤害 防范 :定期检查设备、规范操作、佩戴防护装备(如安全带、防护眼镜) 二、化学危险 来源 :化学品泄漏、误用或不当储存 危害 :中毒、灼伤、呼吸道疾病等 防范 :正确使用化学品、标识分装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什么措施

‌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包括识别潜在风险、采取源头控制、加强个人防护、制定应急预案以及持续教育培训等关键手段 ‌,通过系统性管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及危害程度。 ‌识别潜在风险 ‌是防范危险因素的第一步。通过专业评估工具对工作场所、生活环境或特定场景进行危险源排查,结合历史数据与实时监测确定高风险环节。例如,工厂可采用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辨识设备故障隐患,家庭则需定期检查电路老化

2025-05-11 资格考试

工作岗位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工作岗位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包括化学毒物、物理伤害、生物感染及人为操作失误等,这些隐患轻则导致短期健康损害,重则引发职业病甚至致命事故。​ ​ 企业需通过规范操作、完善防护和定期培训来降低风险,而劳动者应主动识别危害并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双方协作是预防职业伤害的核心。 ​​化学性危害​ ​:长期接触粉尘(如矽肺)、有毒气体(苯、汞)或腐蚀性物质可能引发中毒或器官损伤。橡胶

2025-05-11 资格考试

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

​​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核心环节,其关键在于系统识别潜在危害(如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等)并采取分级管控措施。​ ​通过全员参与、科学分析(如JHA、SCL等方法)和动态管理,可有效降低事故风险,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危险源分类与辨识方法​ ​ 危险源分为两类:​​根源性危险源​ ​(如能量或危险物质)和​​状态性危险源​ ​(如管理缺陷、人为失误)。辨识需覆盖设备

2025-05-11 资格考试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什么措施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机工效及心理危害 ‌等类型。防范措施需围绕‌工程控制、管理优化、个体防护及应急响应 ‌展开,通过系统性手段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 ‌物理危险因素 ‌如机械伤害、噪音、高温等,可通过设备防护装置、隔音屏障、通风降温系统等工程措施减少风险。例如,安装安全联锁装置防止机器误启动,设置噪声隔离区保护听力。管理者需定期检查设备状态

2025-05-11 资格考试

工作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五类,结合权威性和时效性信息整理如下: 一、作业前准备不足 危险点 :现场核查不全面、设备缺陷未处理、工作任务不清、负责人选派不当 控制措施 : 作业前核对图纸、断开反送电电源 编制施工方案并组织学习 严格执行“三交待”(任务、危险点、措施) 选派具备责任心和技术能力负责人 二、物理环境与设备隐患 危险点 :无安全标识、设备搭接不当、狭小通道

2025-05-11 资格考试

岗位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岗位职业危害是指在特定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对劳动者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 这些危害可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等。了解这些危害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岗位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的详细论述: 1.物理性危害及防护措施物理性危害主要包括噪音、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例如,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2025-05-11 资格考试

工作岗位中的风险及采取的措施

以下是工作岗位中常见的风险类型及相应的防范措施,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职业安全风险 物理性风险 示例 :建筑工地噪音损伤听力、高温引发中暑、机械碰撞挤压等 措施 :佩戴防护装备(如耳塞、安全带),定期检查设备维护,规范操作流程。 化学性风险 示例 :化工企业接触苯、甲醛等有毒物质导致中毒、过敏 措施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遵守化学品储存规范。 生物性风险

2025-05-11 资格考试

本岗位危险因素有哪些

本岗位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类,需结合具体岗位特性进行识别和防范: 机械伤害 由旋转、移动或摩擦的机械元件(如切割机、钻孔机)引发,可能导致撞击、切割、挤压等伤害。防范措施包括操作前检查设备、佩戴防护装备、严格按规程操作。 化学危险 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如浓硫酸、甲醛)或化学泄漏,可能引发中毒、窒息等。需正确使用化学品、加强储存管理,并配备呼吸器等防护设备。 物理危险 包括噪声、辐射、高温/低温

2025-05-11 资格考试

工作岗位存在的风险及应急措施

​​工作岗位存在的风险及应急措施是职场安全的核心议题,涉及身体健康、信息安全、职业发展等多维度威胁,关键措施包括风险识别、预防培训、设备防护和应急预案。​ ​ ​​身体健康风险​ ​:长期使用电脑可能导致视力损伤,噪音环境引发听力问题,机械操作不当造成工伤。应对措施包括定期体检、佩戴防护装备(如耳塞、护目镜),以及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信息安全风险​ ​:数据泄露、网络攻击可能损害企业利益

2025-05-11 资格考试

简述本车间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

本车间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可归纳为以下五类,涵盖机械、电气、化学、环境及操作管理等方面: 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突发故障或异常运行(如旋转部件、传动皮带、齿轮等)易导致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伤害。 电气伤害 包括漏电、短路、超负荷运行及不当操作引发触电事故,同时静电可能引发火灾或电击。 化学污染与火灾爆炸 易燃液体(如稀料、油漆)挥发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

2025-05-11 资格考试

简述入户安检人员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入户安检人员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类,涵盖物理伤害、职业健康、设备操作及环境风险: 物理伤害风险 滑倒摔伤 :上下楼梯或地面湿滑时未穿防滑鞋,易导致摔伤; 车辆伤害 :违章驾驶或恶劣天气出行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物体打击 :搬运工具或物品时可能被坠落物击中。 职业健康风险 压力与心理负担 :长期高压力工作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久坐与肌肉问题

2025-05-11 资格考试

本岗位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本岗位的危险因素包括机械伤害、化学物质暴露、电气隐患、高空作业风险等。防范措施需从个人防护、设备维护、安全培训、应急预案等多方面入手,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可控。 危险因素 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切割、挤压、碰撞等事故。 化学物质暴露 :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可能引发中毒或皮肤灼伤。 电气隐患 :设备漏电、线路老化等可能引发触电或火灾。 高空作业风险 :高处坠落是常见的高风险作业类型。

2025-05-11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