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明确规定,矿井绿化系数应不低于15%,且需遵循“以人为本、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兼顾生态恢复与景观协调。 这一标准旨在推动矿区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绿化改善环境质量,同时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绿化系数的定义与要求
绿化系数是衡量矿区植被覆盖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山西省强制要求新建或改扩建煤矿的绿化系数≥15%,并需通过多层次植物配置(乔木、灌木、草本)实现生态与美观的双重目标。 -
设计原则与实施重点
- 生态优先:优先选用耐旱、耐贫瘠的乡土植物,如侧柏、沙棘等,确保成活率并减少维护成本。
- 功能分区:工业场地以防护林为主,生活办公区侧重景观美化,矸石山等污染区域需覆土改良后种植。
- 节水措施:采用滴灌、雨水收集系统,缓解矿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
长期管理与监督
煤矿需建立绿化效果监测机制,定期评估植物存活率及生态功能恢复情况,并纳入企业环保考核体系。对未达标项目,责令限期整改并处以罚款。
总结:山西省通过量化绿化系数和细化实施标准,推动煤矿企业向绿色开采转型。企业需结合地质条件与生产需求,制定科学绿化方案,才能实现环境效益与合规运营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