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矿建设管理标准以“安全高效、绿色智能”为核心,严格规范办矿资质、生产规模、技术装备及生态保护,通过规模化整合、机械化升级、智能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建立覆盖劳动保护、职业健康的全流程监管体系。
山西省煤矿建设需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全套资质,新建矿井规模原则上不低于120万吨/年,特殊条件下不得低于60万吨/年。矿井设计必须配套地质勘探报告,严禁批小建大或超产能生产,且施工须由具备资质的单位按批准设计执行。技术层面要求配备专业团队,例如120万吨级矿井需至少50名中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实施全员培训制度。
劳动保护方面,企业需确保用工备案率、工伤保险覆盖率100%,落实井下人员最低工资标准及六小时工作制,建立职业病防治体系。智能化建设需符合《智能煤矿建设规范》,部署地质保障系统、智能采掘设备及灾害监测平台,实现“无人则安、少人则安”目标。生态保护强调“三同时”原则,要求采煤与复垦平衡,控制粉尘、疏干地下水,并设置边坡稳定监测系统,露天煤矿还需修筑截洪设施。
当前,山西煤矿正推动“七高一文明”模式(高科技、高管理、高端化等),通过标准化设计、集约化生产提升竞争力。企业需定期更新内容,结合真实案例与政策变动,确保信息权威性,同时优化页面加载速度与移动端适配,以符合EEAT标准中的“经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