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村医最新政策主要围绕人才保障、待遇提升、职业发展等方面展开,具体如下:
一、人才保障与队伍扩充
-
"三项计划"实施
每年招聘500名大学生村医(含中医)、500名订单定向培养村医(大专)及1000名在岗优秀村医进行校园培训,形成1.26万"乡聘村用"村医队伍。
-
学历提升支持
鼓励村医参加学历教育,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可获学费补助,政府承担部分进修费用。
二、待遇与养老保障
-
收入与补贴
-
入编村医享有与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同等待遇,工资福利提升。
-
省财政转移支付新增老年村医生活补助,由地方财政承担。
-
-
养老保障
为符合条件的村医缴纳养老、医疗保险,部分县(如新安)每年补贴超80万元。
三、职业发展与考核
-
职责扩展
村医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职责,考核与绩效挂钩,签约家庭医生可降低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约15.6%。
-
培训与进修
每年免费接受不少于2次培训,每3-5年脱产进修1个月,费用由县级/省级财政承担。
四、资源整合与药品供应
-
医共体服务
村卫生室纳入县域医共体,实现药品统一采购(三统一),降低农村用药成本22%。
-
设备与设施
近40%乡镇卫生院配置CT/MRI等设备,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五、身份与地位提升
- 部分村医兼任村委会成员,月收入提升近一倍,增强社会地位。
以上政策通过多维度保障,有效解决村医队伍老龄化、待遇低等问题,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