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具体情况而定
离职时删除自己制作的资料是否违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职务相关文件的删除
-
职务成果归属原则
员工在任职期间创作的文件、数据等职务成果通常属于用人单位所有,除非双方有明确约定归个人所有。 - 故意删除 :若员工故意删除公司文件,可能构成对公司财产的侵害,需承担赔偿责任。
- 非故意删除 :若因疏忽或误操作删除,需根据公司规章制度或劳动合同条款判断是否构成严重违纪。
-
保密义务与竞业限制
若员工签署保密协议或竞业限制条款,删除涉及商业秘密的文件可能违反合同约定,需承担违约责任。
二、个人文件的删除
- 若文件属于员工个人创作且与职务无关,则删除行为不违法。
三、法律后果
-
侵权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需承担赔偿责任。若删除行为导致公司损失(如商业秘密泄露、业务中断等),需赔偿损失。
-
劳动合同解除
若删除行为构成严重违纪(如《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项),公司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
刑事责任
在特定情况下(如故意删除导致重大损失),可能构成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四、建议
-
备份与交接 :离职前应备份重要文件,并与接任者完成工作交接,避免因文件丢失引发纠纷。
-
查阅协议 :确认劳动合同、保密协议等法律文书的约定,避免因条款不明承担不利后果。
-
咨询专业律师 :若对文件归属或法律责任有疑问,建议咨询劳动法律师。
离职时删除文件是否违法需结合文件性质、行为意图及公司规定综合判断,建议谨慎处理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