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时删除数控机床程序属于违法行为,可能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或侵犯商业秘密罪,面临刑事责任和经济赔偿。关键点:①程序属于公司财产 ②故意删除涉嫌犯罪 ③需承担法律后果
-
数控程序的法律属性
机床加工程序属于企业技术资产,其著作权、使用权归公司所有。员工在职期间编写的程序属于职务作品,个人无权处置或删除,即便程序由本人编写。 -
删除行为的法律定性
根据《刑法》第276条,故意毁坏生产经营设备或数据,造成5000元以上损失即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若程序涉及商业秘密,还可能触犯侵犯商业秘密罪。 -
常见法律后果
企业可要求恢复数据费用赔偿(通常单台设备修复成本超万元),追究民事赔偿;若导致停产,需赔偿间接损失。曾有案例显示,技术员删除程序后被判赔偿37万元并获刑1年。 -
正确处理方式
离职时应完整交接程序文件,签署交接清单。若发现程序存在优化空间,可书面提交改进建议,避免私自篡改或删除源文件。
数控机床程序关乎企业生产安全,任何删除、篡改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建议通过正规渠道交接工作,保护自身权益的同时避免触碰法律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