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不履行法定程序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提前3日),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擅自离职可能面临法律纠纷、经济赔偿及职业信用受损等风险。
-
法定程序不可跳过
正式员工离职必须提前30日书面通知,试用期员工需提前3日。未履行通知义务直接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要求赔偿损失。 -
赔偿责任明确
若因擅自离职导致用人单位业务中断或经济损失,劳动者需按《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培训费用、岗位空缺损失等。 -
离职证明与权益影响
未完成工作交接或程序离职,用人单位有权暂扣离职证明,影响社保转移及再就业。合法离职才能确保档案、社保等手续顺利办理。 -
例外情形有限
仅当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未缴社保或****等严重过错时,劳动者可立即离职且无需提前通知,但需保留证据。
总结:离职需严格遵守法律程序,避免“说走就走”。提前规划、书面通知并妥善交接,既能维护自身权益,也能减少法律风险。若遇用人单位阻挠合法离职,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