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目前能够量产 14纳米 芯片,并在 7纳米 工艺上取得技术突破,但量产规模仍有限。以下是关键进展和现状分析:
-
成熟制程主导
以 28纳米及以上 工艺为主,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等领域,产能占全球近30%。这类芯片技术稳定,本土产业链成熟,是当前生产主力。 -
14纳米实现量产
中芯国际等企业已具备 14纳米 量产能力,用于中端智能手机和物联网设备,良率逐步提升,但市场份额仍落后于国际巨头。 -
7纳米技术突破
通过多重曝光等创新手段,部分企业完成 7纳米 流片,但因光刻机限制,量产成本高、规模小,主要用于特定高性能场景。 -
更先进制程的挑战
在 5纳米及以下 领域,仍依赖进口设备和技术合作,短期内难以实现自主量产,需突破光刻工艺和材料瓶颈。
中国大陆芯片制造正从成熟制程向高端迈进,未来3-5年将是技术攻坚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