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据、程序合法性、合理补偿
拆迁办在工作中最怕被拆迁人提及以下核心内容,这些内容直接关联到拆迁的合法性、补偿合理性及谈判主动权:
一、法律依据与程序合法性
-
熟练引用拆迁法规
若被拆迁人能准确引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指出拆迁程序中可能存在的违法环节(如未公告、未评估、未保障知情权等),将迫使拆迁办收敛手段。
-
强调程序合规性
要求拆迁方提供拆迁方案、评估报告等材料,核对是否履行了法定的公告、听证等程序。若发现程序瑕疵,可要求重新评估或补偿调整。
二、合理补偿标准
-
市场价值评估
通过对比周边类似房产的成交价、政府定价或专业评估机构的结果,主张按市场价值补偿,避免开发商的“低成本战略”。
-
细化补偿内容
明确要求包含搬迁补助、临时安置费、停产停业损失等具体项目,并规范支付方式,防止隐性收费。
三、信息公开与证据保留
-
揭露暗箱操作
若发现开发商存在私下交易、未公开补偿方案等行为,可通过申请信息公开、媒体曝光等方式揭露,使其处于被动地位。
-
全程录音录像
在谈判、签约等关键环节进行录音录像,保留证据以便后续**。
四、法律**与策略
-
明确**途径
表明若协商失败,将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诉讼手段解决争议,增加拆迁方的成本压力。
-
避免预期管理
不被开发商的低价策略影响,坚持合理诉求,避免因“拖拆”战术而陷入被动。
五、其他关键点
-
拆迁主体资格 :核查拆迁方是否具有法人资格,避免因主体不明导致合同无效。
-
动态应对策略 :根据拆迁进度灵活调整谈判策略,避免因“一成不变”的立场失去主动权。
通过以上策略,被拆迁人可在法律框架内有效维护自身权益,降低拆迁过程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