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往来询证函金额不符时,需立即核对差异、分析原因并书面回函,确保账目一致且符合审计准则。以下是具体处理步骤:
-
核对差异:
仔细对比询证函金额与账面记录,确认差异是否真实存在。差异可能源于对账时间点不一致、记账错误或信息传递错误。 -
分析原因:
若差异属实,需排查具体原因,例如:- 双方入账时间不同步(如付款未到账或货物在途);
- 账务处理错误(如金额录入错误或科目误用);
- 潜在舞弊迹象(需保持职业怀疑并追加审计程序)。
-
书面回函:
根据差异原因起草正式回函,内容包括:- 差异金额及账目编号;
- 差异原因说明;
- 已采取的纠正措施(如重新核对或联系对方核实);
- 后续跟进安排(如要求对方确认或补充证明文件)。
-
后续处理:
- 发送回函后及时跟进对方反馈,必要时重新发函或调整账目;
- 对频繁差异账户实施内部审计,完善内部控制流程;
- 保留所有回函记录作为审计证据,纳入工作底稿。
总结:金额不符需严谨对待,通过规范流程确保审计证据可靠。若差异涉及高风险事项,建议咨询专业审计或法律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