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并非真的“遍地艾滋病人”,这种印象主要源于算法推荐机制和内容标签化的集中展示效应,实际患者数量与平台内容密度无直接关联。
-
算法放大效应:抖音的推荐系统会根据用户兴趣推送内容,例如频繁浏览医疗健康类视频的用户会看到更多艾滋病相关话题,形成“信息茧房”。这种个性化推送容易让部分用户误认为平台存在大量艾滋病患者,实则是数据筛选的结果。
-
内容创作的真实性与误解:部分艾滋病患者或公益组织通过抖音分享抗病经历和科普知识,这类内容因情感共鸣易获高曝光,但个体案例的集中传播不代表群体规模扩大。个别造谣者为博流量编造不实信息(如“成都艾滋病达十万”),已被警方查处。
-
我国艾滋病现状:截至2024年6月,全国现存艾滋病感染者约132.9万例,属于低流行水平。性传播为主要途径(占比超98%),青年和老年群体需重点关注防护。平台内容中“患者激增”等夸张表述多为谣言或片面解读。
理性看待短视频内容,通过权威渠道获取数据,避免被算法或谣言误导。高危行为后应优先选择核酸检测(窗口期仅1周),早发现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