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学素养”不是病句,它是一个语法正确、表意清晰的常见表达。关键在于理解“文学素养”作为抽象名词的可塑性,以及“提升”与抽象概念的合理搭配。以下从语言规范和实际应用展开分析:
-
语法结构合理性
“提升”通常与抽象概念搭配(如能力、水平、素养),而“文学素养”指个体在文学领域的综合能力,二者组合符合汉语动宾搭配规则。类似表达如“提升文化修养”“提高审美水平”均属常见用法。 -
语义逻辑自洽性
文学素养可通过阅读、写作、思考等行为逐步强化,具有动态发展的特性。“提升”恰好体现这一渐进过程,与“素养”的抽象性无冲突。反例“提升书籍”则因“书籍”为具体名词而显搭配不当。 -
权威用例佐证
教育领域长期使用类似表述,如“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全民阅读素养”。搜索结果显示,病句修改题中“提升文学素养”未被列为错误选项,反而需修正的是成分残缺(如缺少“的习惯”)等真正语病。 -
易混淆点辨析
部分人误认为“素养”是静态属性不可“提升”,实则为认知偏差。类似“改善健康状况”“优化产业结构”中,“健康”“产业”亦为抽象概念,但搭配动词已被广泛接受。
总结:该表达符合语言规范且实用性强,可放心使用。若需增强表达丰富性,可替换为“深化文学修养”“拓展文学视野”等近义结构,但原句本身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