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迎财神是中国民间祈求新年财运的重要习俗,核心讲究包括“破五”送穷、祭拜财神、开市纳财”三大仪式,通过特定供品、时辰与禁忌表达对财富的美好祈愿。
“破五”送穷:正月初五俗称“破五”,需彻底打扫房屋,将垃圾视为“穷气”倒出门外,寓意送走晦气。部分地方还会放鞭炮驱赶“穷鬼”,为迎财神清场。
祭拜财神:民间主要供奉文财神(比干、范蠡)和武财神(赵公明、关公)。供品需“三牲”(猪、鸡、鱼)或“五果”(苹果、橘子等吉祥水果),忌用空心或酸味食物。祭拜时辰以子时(23:00-1:00)或卯时(5:00-7:00)为佳,象征“抢财先机”。
开市纳财:商家多在初五开业,张贴财神像并举行“开市祭”,首单交易需用现金讨“开门红”彩头。普通家庭则宜整理账本、启动投资计划,呼应“财神入库”的寓意。
禁忌需留意:忌争吵、借钱或摔碎物品,避免冲撞财气;部分地方认为初五不宜远行,以防“财气外流”。北方吃饺子称“捏小人嘴”,南方煮“财神饭”,均强调团圆聚财。
正月初五迎财神融合了民俗信仰与实用智慧,其核心在于以积极行动开启新年财源,同时传递“勤劳生财”的传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