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城乡养老政策迎来重大变革,核心聚焦于三大亮点: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标准统一、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全面推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省级全覆盖。这些举措旨在缩小城乡养老差距,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实现全国统筹
自2025年1月起,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统一提高至每月200元,并建立与物价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东部地区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支持中西部,确保全国范围内发放时效同步。 -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创新落地
依托村级幸福院和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村民参与照料老人可累积服务时长,未来兑换为自身养老服务或实物补贴,目前已在28个省份试点。 -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完成省级覆盖
所有省份均建成统一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提供线上护理预约、健康监测、紧急呼叫等功能。农村地区配备移动终端设备,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子女可通过APP远程关注父母状况。 -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扩围
新增50个城市试点失能老人护理险,覆盖城乡参保居民。参保人经评估后可享受每月600-1500元不等的护理补贴,用于购买专业机构或居家护理服务。
未来政策将重点推进医养结合,计划在2026年前实现县级医养联合体全覆盖。建议城乡居民及时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查询个人权益记录,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补缴养老保险费以提升待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