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节假日集中补课
教育部针对中小学违规补课问题发布了一系列新规定,主要内容包括:
一、明确禁止行为
-
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集中补课
严格禁止学校在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期间组织集中补课或变相补课,将此作为教育管理的“红线”。
-
变相补课
严禁教师通过“课上不讲课下讲”等方式,在课堂外收取费用进行补课,确保教学完整性和公平性。
二、强化监管措施
-
常态化排查整治
教育部要求各地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常态化、持续性排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
严肃追责问责
-
对查处不力、敷衍塞责的地方,约谈教育部门负责人,并在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经费奖补等方面降档扣分。
-
对顶风违规、屡禁不止的学校,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依法依规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责任。
-
三、保障学生权益
-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严格规范中小学在校时间,保障学生充足睡眠和自主学习互动时间,将学生身心健康作为教育管理底线。
-
建立举报机制
公开教育部举报电话,鼓励家长和社会监督违规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
四、典型案例处理
-
河北高碑店第一中学 :2025年2月5日因组织高三学生违规补课,被取消3年省级评优评先资格,省级补助资金按最低档执行。
-
江苏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等4校 :因假期违规补课,分别被取消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称号、两年内禁止申报星级评估等。
-
河南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等3校 :因提前开学、违规补课,学校负责人被免职。
总结
新规定以“育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核心,通过明确禁止行为、强化监管、严肃追责和保障权益,构建常态化治理机制,旨在维护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