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的资料需求根据具体场景和会计处理要求有所不同,主要分为日常计提和坏账确认两类:
一、日常计提坏账准备所需资料
-
应收账款明细表
详细列出各客户应收账款余额、账龄、到期日等,用于分析坏账风险。
-
账龄分析表
根据应收账款账龄分布编制,明确不同账龄段的坏账准备比例。
-
坏账准备计提标准
通常按账龄分段(如3个月以内、3-1年、1-3年、3年以上)制定具体计提比例。
-
相关财务数据
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坏账准备金额。
-
审批文件
内部授权审批表或领导确认书,证明坏账计提符合企业流程。
二、坏账确认所需资料
-
坏账确认凭证
如法院判决书、破产清算公告、工商注销证明等,证明债务无法收回。
-
原始凭证
包括销售合同、发票、信用评估资料等,支持坏账计提基础。
-
税务相关文件
税务申报表及纳税调整说明,确保坏账处理符合税务要求。
三、其他注意事项
-
历史数据参考 :需收集过往坏账案例及金额,建立坏账预测模型。
-
特殊情况处理 :如债务重组、自然灾害等,需补充专项证明文件。
-
合规性要求 :所有文件需保证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备审计或法律审查。
(注:不同企业可根据自身会计政策和风险状况调整资料清单,建议咨询专业会计师以确保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