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迟到规定主要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单位内部制度执行,具体如下:
一、法律依据与基本原则
-
违法性认定:单次迟到扣发工资的行为自2022年12月7日起被明确为违法。
-
处理原则:以教育为主,违纪行为采取警告、记过等处分,严重者可解除聘用合同。
二、具体处罚标准
-
考勤认定
-
连续迟到3次以上或累计5次以上,给予警告并记入个人档案。
-
连续迟到3天以上按旷工处理,旷工15天以上可解除聘用合同。
-
-
经济处罚
-
单次迟到扣发10%-30%工资(具体比例因单位而异)。
-
以非正当手段篡改考勤的,除经济处罚外,可能面临纪律处分。
-
三、特殊场景处理
-
接送孩子等行为:属于严重违反工作纪律,可能被记过或解除聘用合同。
-
考试迟到:事业单位招考等考试迟到15分钟以上视为放弃资格,不可进入考场。
四、申诉与救济
员工对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