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米间歇跑是提升速度耐力的高效训练方式,其核心在于高强度奔跑与充分恢复交替进行。① 单组配速应达最大摄氧量90%;② 间歇时间建议1:1-1:2(跑休比);③ 每周1-2次,总量控制在3-5公里内。
训练方案设计要点
-
强度控制
每组400米用时控制在最大速度的85%-95%(如平时400米最好成绩1分30秒,训练配速1分35秒-1分40秒),心率需达到最大心率的90%以上。 -
间歇时间
采用动态恢复(慢走或原地踏步)而非完全静止,休息时长建议1-2倍跑步时间(如跑1分钟则休1-2分钟)。进阶者可缩短至1:0.5。 -
组数与频率
- 初级:4-6组,每周1次
- 进阶:6-8组,每周1-2次(间隔至少48小时)
- 避免连续两天训练,防止过度疲劳。
-
热身与冷身
训练前需完成15分钟动态拉伸+1公里慢跑,结束后进行10分钟慢跑+静态拉伸,降低受伤风险。
注意事项
- 循序渐进:从4组开始,每周增加1组,上限为10组。
- 地面选择:优先跑道或平坦路面,减少水泥地训练。
- 补充电解质:高强度出汗后及时补充水分及矿物质。
坚持4-6周后,可显著提升乳酸耐受力和冲刺能力,适合中长跑爱好者及足球、篮球等需反复冲刺的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