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未成年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法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注重心理健康与道德实践,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手段,构建系统化、生活化的教育体系。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核心基础,通过课堂渗透、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集体观和个人观,明确“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目标。
-
爱国主义教育需融入历史、国情和时代精神,通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英雄事迹学习等活动,增强民族认同感,**不良文化侵蚀。
-
法治教育与社会责任感培养强调规则意识,普及法律常识,鼓励参与志愿服务,让未成年人理解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形成担当精神。
-
心理健康与道德实践结合心理辅导与日常行为规范,通过情景模拟、公益劳动等方式,提升情绪管理能力,践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品德。
-
创新教育形式,利用短视频、互动游戏等数字化工具传播思政内容,同时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如家风家训、经典诵读,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未成年思政教育需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将理论转化为行动,最终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