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和党员大会的召开频率有明确规定:党课一般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党员大会则需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这是党内组织生活的基本要求,旨在确保党员教育常态化、组织生活规范化。
-
党课的核心安排
党课是党员教育的重要形式,内容涵盖党的理论、政策、纪律教育等。通常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全年不少于四次。特殊情况下(如主题教育期间)可增加频次。授课人可以是党支部书记、上级党组织负责人或专家,形式包括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 -
党员大会的常规要求
党员大会是党支部最高决策机构,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讨论重大问题如选举支委、接收新党员、评议党员等。会议需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党员出席,决议需经多数通过方为有效。临时议题(如紧急任务部署)可随时加开。 -
灵活性与规范性的平衡
虽然基本频次固定,但实际执行中需结合上级部署和支部实际调整。例如,主题教育期间可能密集开展党课;重大事项(如换届选举)需临时召开党员大会。但频次下限不可突破,确保组织生活不断档。 -
与其他会议的区别
不同于每月召开的支委会或党小组会,党员大会和党课侧重全局性工作和思想教育。支委会负责日常决策,党小组会则聚焦党员具体表现,三者互补但不可互相替代。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是强化党组织凝聚力的关键。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应熟悉这些要求,主动参与并监督落实,确保组织生活高质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