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入梅和出梅时间通常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之间,具体因地区而异。江南地区一般6月初入梅、7月中旬出梅,长江中下游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而华南地区因雨季较早,5月就可能入梅。梅雨期的核心特点是持续阴雨、湿度大、气温闷热,需重点关注防汛防潮。
分地区入梅出梅时间
- 江南地区(浙江、上海、江苏南部):
入梅最早(6月初),出梅最晚(7月中旬),梅雨季长达40天左右,降雨量集中且易引发洪涝。 - 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西):
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梅雨期约20-30天,暴雨频发。 - 华南地区(广东、广西、福建):
受南海季风影响,5月就可能进入"前汛期",但传统梅雨季在6月,降雨强度大但周期较短。
梅雨形成原因
- 冷暖空气对峙:北方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输送的暖湿气流在长江流域僵持,形成准静止锋。
- 水汽充沛:夏季风将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源源不断输送到内陆,为持续降雨提供条件。
注意事项
梅雨期需防范城市内涝、山体滑坡,注意食品和衣物防霉。若遇连续强降雨,应及时关注气象预警,避免涉水出行。
梅雨是东亚特有的气候现象,每年具体时间会有波动,建议通过气象部门获取实时预报。合理规划出行和居家防潮措施,能有效减少梅雨带来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