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两差异和三差异是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变动的两种核心方法,关键差异在于分解维度:两差异法聚焦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而三差异法则进一步将能量差异细分为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实现更精准的成本控制。
-
两差异法公式与应用
总差异=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分解为:- 耗费差异(实际成本-预算产量标准成本):反映实际支出与预算的偏差
- 能量差异(预算产量标准成本-实际产量标准成本):揭示产能利用不足的损失
-
三差异法的细化逻辑
在能量差异中插入“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项,形成:- 耗费差异(同上)
- 产量差异(预算产量标准成本-实际工时标准成本):衡量实际工时与预算产能的差距
-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成本-实际产量标准成本):评估工时利用效率
-
记忆与实操技巧
通过对比理解差异层级:两差异法侧重“花了多少”和“用了多少产能”,三差异法则追问“产能为何不足”(产量差异)和“工时是否高效”(效率差异)。案例计算可强化公式关联性。
企业可优先用两差异法快速定位问题,若需深度分析产能瓶颈,则切换三差异法。两者本质是成本控制工具链的互补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