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被清退的核心条件是:经核查属于“错评户”,即因隐瞒收入、弄虚作假或程序违规等原因被错误纳入贫困户系统的家庭。关键要点包括:①家庭年收入已稳定超过扶贫标准且“两不愁三保障”达标;②识别时存在虚假信息或违规操作;③长期失联或户籍变动导致不符合常住人口条件。
-
收入与基本保障达标
若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持续高于国家或地方扶贫标准(如2023年部分省份为4000元以上),且实现安全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饮水安全等保障,需按程序退出。但仅经济达标不构成清退,需结合其他条件综合评估。 -
错评户的认定与处理
包括隐瞒财产(如未申报房产、车辆)、伪造贫困材料、村干部优亲厚友等违规行为。例如,某户实际拥有商品房却通过虚假证明纳入贫困户,一经查实即启动清退程序,需经民主评议、公示公告等环节。 -
户籍与常住状态异常
贫困户家庭成员若长期(超过半年)外出失联或户籍迁出农村,且无法证明其实际贫困状况,视为不符合“农村常住人口”要求。例如举家务工失联且无法核实收入者,应清退。 -
分户与赡养责任变动
子女分户后若具备赡养能力,父母需退出贫困户系统;若分户后子女仍符合贫困标准,需重新录入信息,避免数据重复。
提示:清退需严格遵循“入户核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流程,确保公平透明。已脱贫家庭不因生活改善被清退,但错评户必须及时清理以保障扶贫资源精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