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录用后是有工资的,这是劳动法明确规定的权益,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试用期期间也必须支付劳动者工资,并且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同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以下是关于试用期工资的几个关键点:
- 1.工资支付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一规定确保了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也能获得合理的报酬,防止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为由压低工资。
- 2.工资标准:试用期的工资标准通常有两种计算方式:一是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通常是百分之八十;二是按照本单位相同岗位的最低档工资支付。用人单位在制定试用期工资时,必须在这两种标准之间选择较高者执行。
- 3.最低工资标准:无论劳动合同中如何约定,试用期的工资都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制定,并定期调整,以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 4.工资支付时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无故拖欠或克扣。试用期工资的支付时间与正式员工相同,通常为每月固定日期。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工资,劳动者有权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 5.试用期工资与正式工资的关系:试用期的工资虽然可以低于正式工资,但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试用期满后,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及时调整劳动者工资至正式工资水平。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表现优秀,用人单位也可以提前调整工资,以激励员工。
- 6.其他福利待遇:除了工资外,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还享有其他法定福利待遇,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得以试用期为由拒绝缴纳。
总结来说,试用期录用后是有工资的,并且工资标准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应了解自己的权益,确保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工资。用人单位也应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