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土地政策的核心方向聚焦于保障农民权益、强化耕地保护、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三大领域,重点体现为征地“三不准两必须”、宅基地审批简化与有偿退出试点、耕地红线刚性约束等新规。其中,征地必须遵循“先补偿后拆迁”“严禁以租代征”“禁止强制交地”三大底线,同时确保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且征得多数同意;宅基地改革允许进城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并严查村官强占土地行为;耕地保护明确“非农化”“非粮化”禁令,600万亩用地计划优先保障重大项目与优势地区。
-
征地新规强化程序正义与民生保障
中央明确要求征地必须做到“两必须”:一是补偿款足额到位且专款专用,确保拆迁后农民生活水平不低于原有标准;二是需召开听证会并获得多数农民同意,杜绝强制征收。同时严格执行“三不准”:不准先拆后补、不准以租赁名义变相征收、不准村委会强迫交地,违者将面临法律追责。部分地区试点征收目录制度,严格限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补偿标准向市场化靠拢。 -
宅基地改革兼顾权益保障与资源盘活
2024年政策明确“一户一宅”原则,简化审批流程但严控新增宅基地面积,历史形成的超占部分可能面临征税。河南等地已建立宅基地退出资金库,对自愿退出且不再申请的农民给予经济补助。严打村官恶霸强占土地行为,保障农民对宅基地的继承权与使用权。 -
耕地保护与土地要素配置双轨并行
全国耕地红线划定后,严禁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临时占用需及时复耕并给予质量建设补贴。600万亩年度用地计划优先支持国家重大项目、乡村振兴及优势地区发展,实施“增存挂钩”机制(盘活存量越多,新增指标越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扩大,允许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增加农民收益。 -
土地承包延包试点与产权深化
安徽、湖南等省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30年试点,机动地优先分配给少地农户。同步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鼓励流转经营权发展规模农业,但严禁非农化操作。
政策提示:农民需留存土地权属证明,征地过程中可要求书面补偿协议;宅基地退出需自愿且符合地方细则;耕地流转应核查对方资质并备案。各地执行细则可能存在差异,建议通过自然资源部门官网或12345热线查询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