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投诉、仲裁或诉讼
针对未签合同工作5天未获工资的情况,可采取以下法律途径**:
一、确认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建立劳动关系,无需书面合同。即使未签合同,您仍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二、收集证据
需准备以下材料证明劳动关系及工资诉求:
-
工作证据 :考勤记录、工作邮件、聊天记录等;
-
身份证明 :身份证、护照等;
-
其他辅助证据 :同事证言、工资条、单位宣传资料等。
三、**途径
-
协商解决
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沟通,明确表达索要工资及未签合同的赔偿要求,并保留沟通记录。
-
投诉处理
-
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提供工作证据,要求其介入调查并责令支付工资及双倍工资差额;
-
劳动监察部门一般会在15个工作日内处理,处理不当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诉讼。
-
-
申请仲裁
-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需提交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及副本;
-
仲裁时效为一年,从用工之日起计算,建议尽早申请;
-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
法律诉讼
-
若仲裁失败,可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工资、赔偿金及未签合同的赔偿(如200%-300%);
-
可申请法院财产保全,冻结用人单位账户查询财产。
-
四、注意事项
-
时效性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诉讼时效为3年,均从用工之日起计算;
-
证据保全 :及时收集并固定证据,避免因证据灭失影响**;
-
联合** :可联合其他劳动者共同投诉或仲裁,提高处理效率。
五、补充说明
若用人单位存在未缴社保等违法行为,可同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建议优先通过协商和仲裁解决争议,诉讼作为最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