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S管理的定位规划工作中,核心动作包括:明确区域划分、标识标准化、物品定点定位、动态调整优化,这些步骤通过科学的空间与流程设计,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并减少资源浪费。
-
区域划分
根据工作流程和功能需求,将场地划分为生产区、工具区、废料区等,并用不同颜色或标线区分。例如,通道用黄色标线、作业区用绿色标线,确保人员快速识别。 -
标识标准化
统一使用标签、看板或电子标识,标明物品名称、数量及责任人。如工具架贴二维码,扫码即可查看使用规范,避免误放或遗失。 -
物品定点定位
通过“三定原则”(定点、定容、定量)固定物品位置。比如,常用工具悬挂在离操作台1米内,不常用物品收纳于指定柜中,减少寻找时间。 -
动态调整优化
定期评估区域使用效率,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布局。若某设备使用频率增加,可将其移至更便捷区域,同时淘汰冗余物品释放空间。
定位规划是6S管理的基础环节,需结合现场实际持续改进,最终实现“一目了然”的高效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