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退休人员仍可被单位返聘,但法律关系从“劳动关系”转为“劳务关系”,且需满足自愿原则、岗位需求等条件。返聘后养老金与工资可同时领取,但需注意税务处理、工伤风险及合同细节,部分行业(如公务员)还需遵循特殊规定。
-
返聘的法律性质
退休返聘属于劳务关系,受《民法典》规范而非《劳动法》。用人单位需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待遇等条款,且无需缴纳社保(工伤保险除外)。 -
返聘条件与程序
- 自愿原则:需退休人员本人同意,部分行业(如专业技术岗)优先考虑经验丰富者。
- 健康与年龄限制:多数单位要求男性不超过64岁、女性不超过60岁,且需通过体检。
- 程序:用人单位提交申请,经审批后签订《返聘协议》,通常一年一聘。
-
薪酬与税务
- 养老金免征个税,返聘工资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税,可享5000元/月基本减除费用。
- 建议协商报酬形式(如劳务报酬或项目结算),合理利用专项附加扣除降低税负。
-
风险防范
- 工伤保障:劳务关系不适用工伤保险,需通过商业保险(如雇主责任险)或协议约定责任划分。
- 同工同酬:返聘人员待遇由合同约定,无法律强制要求与在职员工一致,需提前明确福利条款。
-
行业差异
公务员返聘需符合“专业性岗位”需求,且不享受在职待遇;企业返聘则更灵活,但需遵循公司内部管理办法。
提示:返聘前务必核实合同细节,关注地方政策变化(如延迟退休过渡期),并优先选择提供商业保险的单位以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