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退休年龄计算新规的核心规则为:需结合参保类型、性别、身份综合判定,并受渐进式延迟政策影响。普通职工男性60周岁退休,女性干部55周岁、工人50周岁;城乡居民统一60周岁退休。特殊工种或丧失劳动能力者可提前退休,而2025年起实施的延迟退休政策将按“每4个月延迟1个月”(男性/女干部)或“每2个月延迟1个月”(女工人)逐步调整,弹性机制允许提前或延后3年退休,但需满足最低缴费年限要求。
-
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年龄
男性固定60周岁;女性分岗位:管理岗55周岁、工人岗50周岁。灵活就业女性参保者需注意省份差异(如广东、四川要求55周岁)。特殊工种(井下、高温等)男性55周岁、女性45周岁可提前退休,但需累计从业满8-10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男性50周岁、女性45周岁可申请退休。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年龄
无论男女均需满60周岁,且累计缴费满15年。未达年限者可补缴或转城乡居民保险。 -
延迟退休动态规则
2025年1月起,原退休年龄每4个月延迟1个月:男性逐步延至63周岁,女干部至58周岁;女工人每2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至55周岁。例如,1965年出生的男性原应2025年退休,若政策启动,可能需多工作3个月。 -
弹性退休选择
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后,可自愿提前退休(最多3年),但不得低于原法定年龄(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与单位协商一致者,最多可延迟退休3年。
提示:退休时间需结合身份证出生日期、参保记录及最新政策综合计算,建议通过人社部官网或“电子社保卡”在线测算工具精准查询个人退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