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退休时买断工龄,最直接的损失是养老金大幅缩水,且可能因缴费中断、工龄清零导致退休金计算基数降低,甚至面临补缴社保的复杂纠纷。
-
养老金缩水风险:买断工龄后,企业不再缴纳社保,缴费年限中断直接影响退休金计算。例如,22年工龄买断后若未继续缴费,退休金可能比持续缴费的同事少30%-50%,且未来调整幅度受限。
-
补偿金与长期收益失衡:一次性补偿看似划算(如22年工龄补偿22万元),但分摊到退休后的几十年,远低于持续工作至退休的养老金总额。部分案例显示,买断者退休金仅2300元,而原同事可达4000元以上。
-
社保接续难题:买断后需以灵活就业身份自缴社保,经济压力下可能选择低缴费基数,进一步拉低养老金水平。若断缴或漏缴,还需面临补缴滞纳金甚至法律纠纷。
-
法律与档案风险:早期买断协议常被包装为“自愿”,实则剥夺职工权益。部分企业遗失档案或未足额缴纳社保,导致退休时需耗时**,如江苏某案例耗时十年才追回部分权益。
总结:买断工龄是短期利益与长期保障的博弈,临近退休者尤需谨慎。若已买断,建议尽快咨询社保部门,通过灵活就业缴费或法律途径弥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