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站公共卫生工作计划的核心是围绕“预防为主、服务为本”展开,需明确目标人群(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细化服务内容(健康档案/疫苗接种/慢病管理)、制定可量化指标(建档率≥95%/接种率≥90%),并强化责任分工与进度监督。
-
精准定位服务对象
重点覆盖妇女孕产期保健、0-6岁儿童免疫规划、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筛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建立动态更新的健康档案系统,确保数据真实可追溯。 -
分阶段落实核心任务
第一季度完成全村健康档案建档,第二季度推进疫苗接种与慢性病摸底,第三季度开展卫生环境监测。每项任务需标注具体责任人,例如乡村医生负责执行、村委会协助宣传动员。 -
强化质量与透明度
定期公示工作进展(如宣传栏更新频次≥1次/季度),通过村民反馈会调整服务细节。合作医疗报销流程需简化,满意度目标≥90%,避免“重形式轻实效”。 -
整合资源与技术支持
联动上级医院开展急救培训,利用信息化工具(如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提升效率,争取政策经费支持,确保基础设备齐全。
提示:计划需每年修订,结合本地疾病谱变化(如突发传染病)灵活调整,最终以村民健康改善为检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