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五定”是隐患整改的核心要求,具体指:定整改措施、定责任人员、定责任单位、定整改时限、定防范预案。这五项标准通过明确责任划分与执行细节,确保隐患治理闭环管理,是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关键抓手。
- 定整改措施:针对隐患类型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如技术升级、流程优化或设备更换,避免泛泛而谈。例如,电气线路老化需明确“更换阻燃电缆并加装漏电保护装置”。
- 定责任人员:指定直接负责人与监督人,实名制落实。如“车间主任张某牵头,安全员李某复核”,杜绝推诿。
- 定责任单位:划分部门或班组职责,跨部门隐患需联合认领。如“设备科与生产部共同整改机械防护缺失问题”。
- 定整改时限:根据风险等级设定合理期限,重大隐患限时48小时,一般隐患不超过7天,并标注“逾期自动升级督办”。
- 定防范预案:针对整改期内的临时风险,制定应急措施。如“在消防通道整改期间,增设临时疏散指示牌与巡查岗”。
提示:企业推行“五定”时需结合动态检查与数字化台账,确保每项隐患可追溯、可验证。定期复盘整改案例,能进一步优化风险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