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法第90条明确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将面临警告或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若本法另有特别规定(如酒驾、超载等严重行为),则按特别条款处罚。其核心在于区分一般违章与严重违法,罚款幅度由地方人大根据实际情况细化,且执法程序严格规范,保障当事人申辩权。
-
处罚标准与适用范围
一般违章行为(如违规变道、未礼让行人等)适用本条,罚款区间为20-200元,具体金额由省级人大制定。但若涉及酒驾、肇事逃逸等严重情形,则优先适用其他条款(如吊销驾照、刑事处罚等),体现“轻重有别”原则。 -
执法程序关键环节
从受案到执行需经历8个步骤:立案审查、两人以上调查取证、事实复核、书面告知权利、制作处罚决定书、7日内送达、监督履行,并明确执法人员回避制度与罚缴分离原则,确保程序合法透明。 -
当事人权利与救济途径
处罚前需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及听证权;对决定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逾期不履行处罚的,可能面临加处罚款或强制执行,但执法部门若程序违规(如未出示证件、擅自提高罚款),当事人可依法**。 -
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部分驾驶人误以为所有违章均按90条处理,实则需区分行为性质;罚款可通过银行、线上缴纳,但需保留回执;现场处罚仅限50元以下,超额需走一般程序,避免“私了”陷阱。
遵守交规是安全出行的基础,若收到处罚,建议及时核对违法事实与程序合法性,必要时咨询专业法律意见。定期查询地方交通法规更新,了解罚款具体标准,可减少争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