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移动上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编制,员工均通过合同制形式聘用,但不同合同类型对应的身份和待遇差异显著。核心区别在于:正式合同工(直接签订劳动合同)享受较优待遇但非铁饭碗,劳务派遣工(第三方签约)稳定性与福利最低,而长期续签无限期合同的员工可能被视为“内部编制”。
合同类型与员工身份解析
- 正式合同工:与中国移动直接签订劳动合同,享有工资、绩效奖金及社保公积金等完整福利,但合同到期后可能不续签,稳定性低于行政/事业编制。2017年后,中国移动已将超23万派遣工转为此类。
- 劳务合同工:通过劳务派遣公司聘用,薪资和晋升机会远低于正式工,常见于营业厅或基层岗位,部分地市分公司因编制限制采用此形式。
- 外包人员:严格来说不属于移动员工,由外包公司派驻,仅执行甲方分配任务,无任何移动内部福利或职业发展通道。
稳定性与晋升特点
- 合同周期:首次签约3年,续签5年,最终可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类似“内部编制”),但裁员风险仍存在。
- 同工不同酬:派遣工与正式工从事相同工作,但薪资差距可达30%-50%,且社保按最低基数缴纳。
总结建议
中国移动作为央企,虽无编制但提供相对稳定的职业环境,适合追求长期发展者。求职时需明确合同类型,优先选择直接劳动合同岗位,并关注转正政策。若通过校园招聘入职,通常以正式工身份起步,但职级与待遇因地市级别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