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劳动法对劳务派遣的规定进行了多项调整,以进一步规范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权益,并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以下是关键亮点的提炼:
1. 用工范围限制
- 用工单位仅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岗位上使用劳务派遣劳动者。
- 临时性岗位的存续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辅助性岗位需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替代性岗位则需满足用工单位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期间的替代需求。
2. 用工比例控制
- 用工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用工总量指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人数与使用劳务派遣劳动者人数之和。
3. 劳务派遣单位的资质要求
- 劳务派遣单位需取得《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并定期接受年审。
- 未经许可开展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将面临严厉处罚。
4. 劳动者权益保障
- 劳务派遣单位需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 用工单位需保障劳务派遣劳动者享有与正式员工同等的工资待遇和福利。
5. 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加强对劳务派遣市场的监管,对超范围经营、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 用工单位若违反规定,将被责令整改并处以罚款。
通过这些规定,2025年劳动法旨在规范劳务派遣市场,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用工单位的合法合规经营。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构建更加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推动劳务派遣行业的健康发展。